close

        「大清盛世」設展是源於史博館即將與大陸瀋陽故宮締結姊妹館合作關係,與聯合報系合作,推出為期三個月的特展。

        瀋陽故宮建於1625年(天命十年),之後陸續擴建,全部建築共90餘所、300餘間。由於瀋陽故宮對滿族而言擁有濃厚的歷史與神聖意涵,所以也藏有大量的宮廷秘寶,尤以滿族尚未入關前的文物藏量居多。1954年,中共決定以「清代歷史藝術」為藏品性質,成立瀋陽故宮博物院。2007年,聯合國正式將瀋陽故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。

        瀋陽故宮收藏文物數萬件,本次挑選一百二十四組件藏品來台展出。以「六皇一后」為規劃展覽規劃的主線,將藏品以努爾哈齊、皇太極、孝莊、順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六位帝后為主體,以人物為中心推展、架構以帝后為主軸的生活線。

        又依據文物的功能性質,劃分了四個主體展區:「白山黑水的戰士」、「后妃佳麗風華」、「君臨天下」、「宮廷雅賞」、「皇家御用」。

        與報系合作的展覽,不可避免又看到常見的金傳媒集團參與紀念商品的操作

        不論何者主導,從主題的訂定、展區的主題,都可以看出策展人的企圖:利用帝王后妃的生活製造聳動的話題,吸引普羅大眾,將以往限縮於特定觀展族群的對象外擴。

        這樣的態度也反映在兩者合作的官方網站上,新聞專欄清一色是聯合報報導的文章,文章往往是一半文物介紹,一半是隨機採訪一位觀展民眾,請問民眾的心得,湊成五百字的新聞稿。

        就我而言這樣有弊有失,固然可以因此吸引平常不專注於此的民眾前來觀展,等民眾培養出興趣,可以開發出更寬廣的觀眾群。

        但更大的問題是在,這樣免不了得付出很大的資金在宣傳推廣上,包括結合設計工作室,推出文物相關的紀念商品,如:茶包、桌墊、包包、服裝、隨手杯、書籤等等。就我觀展經驗而言,甚少有某個為期不長的特展,會推出數量多達二十幾件的商品種類。五月展覽結束,這些剩餘的存貨又要何去何從,收益是否可以平衡製造與開發的落差,也正是國內目前展覽喜歡與創意產業結合的課題。

        另外,我最強烈的感受是:

        以往史博館很注重專業素養,展品的成分、內涵一定會很清楚的標示。大清盛世的標示雖然沒有中時策劃「黃金旺族」的含混不清,至少也有標示成分、年代、尺寸。但是感覺這方面的水準已經不如從前,也有含糊的問題。尤其是部分展品的標示不夠專業,如后妃朝服的展示,有冬季與夏季朝褂之分,這些展品都一概以后妃服而論,沒有區別清楚。讓人頗為失望。

        此外,在展場入口有展示八旗發展制度的演變,但同一張架構示意圖,竟然同時存在年代層次、種族這兩種截然不同概念的分層。而且年代的分界顯然是以清朝入關前的年號為主,天命與崇德的區別也未說明。史博館在將藝術文化商業化之餘,試圖維持專業素養,卻力有未逮、不夠仔細,這些都是很可惜的部分。

        為了屈就商業行為,可以說反而成為這次展覽的缺點,譬如主打六皇一后,實際上每位帝后的文物比重完全不成比例,畢竟瀋陽故宮本就是清朝入關前的文化中心,日後縱然也是滿人精神上的寶庫重地,但是藏品斷然也會以入關前的文物居多,再加之皇帝本身的年歲:順治與雍正的在位期間,遠比康熙乾隆來的短,相對的所存文物會更少。

        所以實際上能夠以帝后之名展出的相關展品,以皇太極、乾隆為最大宗,雍正最為稀少,勉強只有畫像與之相關,康熙勉強有南巡圖可以窺見其君王生活,而孝莊皇后勉強有其封誥、用印代表。以上的落差很難足以讓人接受這次展覽是否可以稱之「六皇一后」的展覽。

        這是我覺得非常可惜之處,這次展題如果不只限縮至清初,相信能有更寬廣的空間揮灑。因為就展區的規劃,似乎主辦單位更想呈現瀋陽故宮收藏清代的文治武功。

        就我個人來說,這次展覽我覺得可以作的更大的是服飾部分,從清初的龍袍、帝王常服,可以引伸出清初龍袍制度的混亂,如何到乾隆時期完全底定。

        帝王常服與展區後面所展示的補子,可以作結合,展示清代君臣服飾的發展,清代大臣補子的嚴謹制度(走獸飛禽必然望日),可反應出清代的政治性格。

        后妃生活用品的部分也具有可以操作的話題性,可以撥出更大的展示空間,依照其功能分開展示,方便民眾觀展,不應該把屬於女性的東西全塞在同一個展示空間。觀展的舒適度,必然也會影響觀眾的回訪率。

        這次觀展讓我不由得思考了商業與博物館經營的問題。由於目前不瞭解公營博物館在經費上產生問題,但是與報社合作的展覽,近兩年的確在商品經營上發展了新的方向。

     可是這樣的發展對我來說卻引發無可消解的憂慮,不知道這樣的介入對於長久以往藝術文化展覽的內涵,是否會影發負面影響。

        由於觀展資訊的刻意保留,如今展場的語音導覽出租,似乎淪為無可避免的消費。但機器導覽只能接受片面訊息,民眾也無法提出問題,進行雙向互動。而一台機器的消費幾乎動輒100元以上,造成實際的展覽基本花費就要300元。語音導覽又往往不足,若再加上一般精簡版的導覽手冊,又需花費250,專業型手冊又依館方而有不同的價位,大清展的導覽手冊為一千元,換言之,要能獲得一次文化展覽的基礎訊息,民眾的消費約為1300元。

        倘若文化素養的培育,淪為高價消費,這樣的文化環境對國家發展是極為不利的。何況這樣的文化單位是國家博物館,按理說國家支援的博物館體系,應該要有能力滿足、也必須想方設法以低廉的成本,提供優質的環境滿足國內的需求。

這次最感痛心是若要獲得深入的資訊,竟然是要觀看宣傳的網站、聯合報的新聞稿,才會看到展品深入的介紹,這些東西竟然不是展場本身所能提供的

        以商業經營來看,肯定這次的行銷與相關紀念商品的策略,很具創意,也非常成功。但是在整體操作與水準維持上,我不得不說,這次展覽其實不能算成功,尤其是站在要求它具備國際展覽的水準上,只能說勉強及格,但這卻也是國內展覽的的通病。只能希望這種逐漸傾向高消費的策展問題,不要再惡化下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feandstu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